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 技术资料
染发剂的检测分析与风险防范



【信息时间:2016/10/9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在短短两个月内,国家食药总局先后三次发布了防晒类化妆品中防晒剂成分的抽检通告,引发行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业界普遍认为,在逐步完善了相关法规和检测标准之后,化妆品全成分标识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将成为监管部门今后的打击重点之一。为帮助企业防范类似风险,中心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关于化妆品中禁限用物质检测的系列文章,供有需要的用户参考。
 

防晒产品之后,染发产品很可能成为监管部门下一个关注的重点。相对于大部分化妆品原料,染发剂一直就是舆论的焦点。这是因为很多染发品是化妆品中少有的需要化学反应才能使用的产品,而其中不少染发剂又是潜在致敏原。

染发剂

定义:为改变头发颜色而在化妆品中加入的物质。

种类

2015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表7共列出了75项准用染发剂及其限量。业内通常把染发剂分为直接染发剂和氧化型染发剂两大类。直接染发剂主要用于暂时性染发,其染发机理多是将附着性好的着色基质定位于毛发表面形成着色覆盖层。氧化型染发剂主要用于半永久性和永久性染发,其通过化学反应,将色素分子深入固定在毛发表皮和皮质内。表7中除了部分染料或着色剂外,大部分都属于氧化型染发剂。

检验方法

目前为止,有法定检验方法的染发剂共20项。具体的检验方法列于2015版《规范》的理化检验方法部分,包括“7.1 对苯二胺等8种组分”、“7.2 对苯二胺等32种组分”。上述两种方法总共可以分析37种组分。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具备依据2015版《规范》检验上述染发剂的资质,欢迎有需要的企业、消费者等致电025-84470308QQ 652697071咨询。

违规风险防范

在染发产品中,也会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商家出于成本考虑,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禁用物质、质量不过关的原料,或使用原料与标签不符、超量添加等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监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背景下,企业应强化自律意识,严格管理研发、生产、原料采购、注册备案等关键环节,并加大对打击假冒等侵权行为的投入力度,主动防范类似风险。企业也要注意2015版《规范》即将于今年121日起正式实施,应及时对现用原料进行全面复核,并将产品送至具备新《规范》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新《规范》的要求。